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结对助成长”活动
用心用情办实事解民忧
(相关资料图)
“以前吃饭只能吃一点点,现在能吃一大碗了!”前不久,面对前来走访慰问的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村村民魏新秀感激地说。
吴村桥村是市纪委监委的结对帮扶点。去年年初,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动员下辖各党支部与吴村桥村开展“结对助成长”活动,由2至4个机关党支部以“多对一”形式精准帮扶该村困难学生(幼儿)家庭。经逐户走访了解,该村共有15户家庭符合帮扶条件。魏新秀家就是其中一户,由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党支部与清风园管理中心党支部共同对接帮扶。
魏新秀长年受心脏疾病困扰,但由于家庭比较困难,手术费用高,一直拖着没做手术,而这一拖就拖了近二十年,因为久病不愈,她的身体日渐虚弱,精神状态也不好,基本上失去了劳动能力。丈夫曹友春在工厂打工,每月也只能挣两三千元。夫妻俩还养育着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尽管一家人平时省吃俭用,还是攒不了多少钱。手术遥遥无期,魏新秀的病情成了一家人的“揪心事”。
这一问题在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的帮助下迎来了转机。去年5月底,在市纪委监委结对帮扶支部的协调下,魏新秀去医院做了手术。考虑到其家庭困难,结对帮扶支部和村党总支还想方设法帮助筹措善款并向医院申请救济金,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最终,属于自费部分的近6万元手术费,魏新秀仅承担了2万余元。魏新秀出院后,结对帮扶支部党员干部又多次到其家中探访慰问。
据了解,在“结对助成长”活动中,市纪委监委机关38个支部310多名党员干部分批走村入户,对困难家庭给予针对性关爱帮扶。
曹叶兵家庭是由市纪委监委宣传部、法规研究室、第七监督检查室、机关党委4个党支部联合帮扶的家庭。曹叶兵离异多年,独自抚养一双儿女,平时在村里打零工,收入较低。结对帮扶支部党员经常前去探望,尽力提供帮助;有的在中秋节前,特意带上月饼等上门慰问;还有的提前买了书籍、衣物和零食,在周末或假期带上自己的孩子,到村里看望陪伴曹家儿女。
“脱贫不脱帮扶。我们始终关注农村发展、情系农民群众,在严肃查处‘蝇贪’‘微腐’的同时,着力推动解决各项民生实事。”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通过持续深入开展驻村服务、结对帮扶,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帮助该村获得驻宁企业50万元帮扶资金,修建了高家至东山水泥路等4条农路;推动云鹤支河综合整治工程等2个河道水利消险工程建设;盘活了村委会老楼和钢架大棚等闲置资产,帮助村里增加集体收入;引进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带动4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北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8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